藥師節的藥師雜敘
〇
這篇其實是去年寫的,自己覺得還滿有趣的一篇,整理一下,與朋友們分享。
一
我常覺得,藥師這個專業,主要就是由化學與醫學碰撞激盪出來的專業。也因此展現了藥師的特殊性,藥師思考一個藥物,通常會開始思考它的化學成分、結構與藥物作用的關係,在人體內的吸收、分佈、代謝、排泄等作用,這中間就牽扯到藥物在體內作用時間的課題,進而從藥物的作用思考可能的副作用及交互作用。當然,這些都是要從臨床數據做推論,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藥師可以較容易掌握各種藥物作用的憑依。
二
藥學系學生多數都是乖乖讀書型,考上藥學系後乖乖讀書,畢業後乖乖準備考試考上藥師,然後乖乖當藥師。
有人擔心藥師自視過高,不懂持續學習。其實,我遇到的多數藥師都很認真,也懂得自我持續學習充實。所以我比較擔心的,倒不是藥師自視甚高,反而是自信不足。如果你一直自我充實,自然會有一定的自信。
我倒比較擔心的是,藥師不知道自己的專業價值,真有能力卻缺乏自信,又如何放心說該說的話?又如何展現自己身為藥師的價值?
藥師要用自己的專業為民眾做好用藥安全照護,這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環節,也是藥師最重要的價值,我一直這麼認為。
三
其實不止藥師,自我充實對每個專業、甚至每個人來說,都是很重要的。
環境變化越來越快,人的壽命隨著醫藥的發展越來越長。因此,不管在面對工作或生活,知識的學習或智慧的提升,對我們都有幫助。
外在環境或許不是我們可以掌控,但自我的知識、智慧、品德,卻可以靠自我努力而提升。如此,我們才有能力應對環境的變化,也才能活得自在,物質生活的自在,與內心的自在。
四
回到藥局大環境,很多藥師同業很擔心,擔心被藥局連鎖通路夾殺,擔心單點藥局像雜貨店被連鎖超商消滅。
對於這些擔心,其實我倒沒這麼悲觀。環境條件與對象不同的前提下,未必會有相同的結局發展。當然,大家居安思危是好事,但也無需太過悲觀。瞭解單點與連鎖藥局彼此的優勢劣勢,應該還是可以良好的因應。
回歸到人性,單點藥局是為自己事業而拼,連鎖藥局是幫老闆賺錢。除非老闆敢給肯給,並設計良好的績效制度,否則連鎖藥局想吃下所有單點藥局,並不容易。前年去韓國自由行有個發現,韓國的雜貨店數目相當多,似乎並沒有被連鎖超商打垮,而且雜貨店的東西比超商便宜多樣,連我這個外國人逛過雜貨店之後,就不太去超商了,這其實也是有趣的地方。
因此,單點藥局靈活性可以比連鎖藥局多很多,看主事者願不願意用心經營。
五
民國18年1月15日,政府公佈「藥師暫行條例」,開始出現「藥師」一詞,民國45年時將這天訂為藥師節,然後藥師就....變成摩羯座了。
隨性聊聊,希望大家身體健康平安。別忘了有病就醫看醫生、用藥就近問藥師。
藥師是您用藥照護的好朋友。
藥師節快樂 天天快樂
陳進男 109.1.15